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谋划未来,黄河科技学院于4月30日隆重召开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暨升学工作总结表彰会。校领导杨保成、孔留安、于向东、张丕万在主席台上就坐,大会由党委副书记王威主持。
全面回顾 就业升学成果斐然
学生中心主任张丕万通报2025年就业进展并就下阶段就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指出,去年10月学校全面启动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专项会议,抢抓秋招、春招关键期,搭建校企人才共需、合作交流平台,邀请省内外优质企业、用人单位入校招聘,开展系列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通过实施考研升学工程,全面推进“2+1+1”产教融合性课程体系改革,学校考研录取率大幅攀升,普本录取率超12%,34个专业录取率超过全校平均水平,其中,城乡规划达到37.93%,临床医学达到37.50%。一流大学名校录取达到新高度,社会美誉度再上新台阶,各院部特色发展成效显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校在考研成效均衡发展、考研体系完善优化、考研服务全面保障等方面扔存在不足。张丕万指出,一是抓住关键节点,进一步明确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强化政策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就业空间,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加强考研未上岸学生指导,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二是扎实有序推进,做好考研方向的培训及选拔,迅速启动针对2026届考研方向学生的暑期集训,针对2027届考研方向学生秋季开启分方向教学培养。三是加强对考研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四方协同合作机制,搭建就业升学信息平台,建设一站式学生咨询服务中心,新建考研自习室,设立考研、留学专项基金,营造全员支持考研就业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荣耀时刻 表彰先进凝聚力量
孔留安宣读《黄河科技学院关于表彰2025年升学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医学部、工学部、国际学院3个教学单位荣获“升学工作先进集体”,工学部教授陈思杰、医学部学业导师张振香、商学部教师王雪芹、国际学院辅导员张向阳4名教师荣获“升学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会授予杨颖等45名教师 “升学工作先进个人”。
经验共享 交流互鉴共谋发展
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张伟围绕就业升学工作中的“双导师护航计划”分享宝贵经验;陈思杰教授从激发学生动力、优化学习方法等角度讲述指导心得;成功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商学部学生周松原分享升学道路上的感悟与收获;艺体学部2026届学生代表李佳琪畅谈升学规划与憧憬,展现接续奋斗的精神风貌。
锚定目标 未来工作精准部署
执行董事杨保成讲话。他首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院部和学生表示祝贺,向为学生成长付出不懈努力的教师致以崇高敬意。杨保成说,创建一流应用科技大学要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学生考研录取率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抓就业、抓考研是践行对学生最负责任初心使命的应有之义,也是坚持本科教育中心地位的必然选择。
考研工作中取得的突破性成绩进一步证明了学部制、导师制、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大学英语等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举措的可行性,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下去!
杨保成指出,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加大对于学生升学、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希望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三大中心,基于数据分析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系统梳理应用型研究方向课程,加强招-培-就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联动分析,研究如何把学生发展成效纳入教师评价;希望各院部结合实际,紧盯产业、行业、岗位需求,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持续提升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希望2025届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拓宽知识面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继续求学深造的同学在更精深处钻研与发掘更多学术价值;希望2026届的同学们坚定信念、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取得理想成绩。
今年是学校四十周年校庆后落实新的十年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人才培养的精度、深度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精准对接,奋力书写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篇章,为国家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磅礴的教育力量!